中国草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奖励评价
科学普及
研究进展
会员之家
会议系统
 

关注中国草学会

 

关注中国草学会信息之窗

15、中国草学会运动场专业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3年8月7日 来源:中国草学会

中国草学会运动场专业委员会

组织结构:主任为北京林业大学韩烈保教授,秘书长由北京林业大学宋桂龙兼任。运动场委员会会员70人,主要由高校科研人员、运动场建设和管理人员、运动场相关企业单位等构成。秘书处设在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

主要任务:成立于2018年,服务我国各类运动场(足球场、高尔夫球场、赛马场等)发展,为现代化场地快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组织活动:(1)制定行业标准(2019年和2020年制定7项足球场标准)。(2)参与国内多家体育场建设与养护、2022年亚运会、2023年亚洲杯等场地建设工作。韩烈保教授受聘亚洲杯组委会,主持“亚洲杯专业足球场草坪建设与养护专项研究”,为亚洲杯10个主办场地高质量建设提供科学指导。(3)自主研发了“草坪植丝机”、天然-人造混合草坪技术、移动式草坪技术、坪床地温调控技术、体育场智能补光技术等,这些技术均已经应用于多个球场,得到了行业的高度认可。

主任委员韩烈保:

韩烈保,男,湖北省钟祥市人,1965年11月生,中共党员,博士、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林业大学草坪研究所所长暨草学学科负责人、带头人和创建人,北京林业大学高尔夫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国际草坪学会主席,中国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草学会草坪专业委员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和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场地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工程绿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99年初创立北京林业大学草坪研究所和北京林业大学草业科学学科,并被任命为所长和学科带头人。2000年初被破格聘为教授,同时被评为博士生导师。草业科学学科2001年9月开始正式招收草业科学本科生, 1999年开始招收草坪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2001年9月开始招收草坪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2003年,在没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情况下直接获得了草业科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入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获得第八届“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2006年获得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2009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曾先后到瑞典、丹麦、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学习、讲课、访问、交流和参加学术会议,并一直与上述几个国家和地区的1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保持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并互派访问学者。2005年7月,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参加在英国威尔士举办的第十届国际草坪学会,代表中国申办并成功获得第十二届国际草坪大会主办权,并被选为第十二届国际草坪学会主席(2009-2013年)。

1998年以来主持国际合作重大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转基因植物专项、国家863重大专项、美国USGA合作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先后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1项。

1999年主持编写了草坪学系列专著《草坪全景》,共11部,320余万字。该系列丛书几乎囊括了草坪科学和草坪业中所有的领域,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操作性强的实践经验,三次重印,印数达10万余册。2002-2004年,作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草坪科学”统编教材的编委会主任,联合全国23所高校近100位专家首次系统地编写了一套“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草坪科学教材,共11部。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

秘书长宋桂龙:

 

宋桂龙,男,河北省沧州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草学会运动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草学会理事。2006年获得北京林业大学农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15-2016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草坪研究中心访问学习。

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场草坪建设与管理、受损立地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先后主持参与了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30多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裸露创面植被快速修复喷播基材改良技术研究与集成”、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草坪高效低成本养护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交通运输部科研项目“京承高速公路(沙峪谷-市界段)边坡综合防护及治理技术研究”、国家林业与草原局技术推广项目“裸露坡面植被恢复综合技术示范推广”、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北京市足球场场地标准规范与制修订”、北京市科委门头沟生态修复重大项目“道路工程生态环境修复调查评价与修复规划及技术方案”及其他课题“高速公路边坡绿化养护技术研究”、“不同根系类型及组合模式护坡功能及生态特征研究”、“富集重金属草本植物筛选及修复潜力评估”、“内蒙古自治区足球场草坪标准制修订”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中文核心论文100余篇,SCI和EI收录论文15篇,获得授权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2项,制定标准10项,出版专著及教材6部,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