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草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奖励评价
科学普及
研究进展
会员之家
会议系统
 

关注中国草学会

 

关注中国草学会信息之窗

中国草学会原副理事长-龙瑞军:“一带一路”上的兰大“使者”

发布时间:2023年8月4日 来源:中国草学会

在兰州大学生态学院龙瑞军教授办公室的墙上,贴着“一带一路”全景地图和青藏高原地形图,远远望去,这两幅地图仿佛将事件“空间化”,将龙瑞军和他的团队多年来所做的工作凝聚在这两张小小的图纸上。与此同时,办公室里一幅色彩鲜艳的尼泊尔风格刺绣在灰白色办公室里也格外显眼。“这是一位尼泊尔朋友送的。”龙瑞军介绍道。

从这幅美丽的刺绣作品看去,我们仿佛能够看到在过去的近三十年来,龙瑞军及其团队在“一带一路”沿线和青藏高原区域走过的身影,他们在张掖肃南牧鸡治蝗,在武威天祝做牦牛“铲屎官”,推动定西马铃薯出国参展,将甘肃的光伏水泵、太阳能光伏板和农业机械等优势技术推出国门,协助西藏与尼泊尔达成一项年贸易额近亿元的重大饲草国际贸易,与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和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合作,推动国际草原与牧民年建立……

与牦牛结缘,与国际接轨

1980年高考结束,因志愿服从分配,时年15岁的龙瑞军离开家乡吉林农安,来到距家2500多公里的甘肃农业大学学习草原专业。求学期间,龙瑞军跟随导师胡自治先生做了有关武威天祝藏族自治县抓喜秀龙草原15种灌木能量的研究,因文章中数据分析处理得出色,任继周教授和导师胡自治推荐,他应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邀请和资助,于1989年4月15日赴澳参加第十届澳洲动物营养大会,这是龙瑞军第一次踏出国门。

忆起第一次出国经历,龙瑞军不禁想起一段有趣的小插曲,当时因机场行李托运衔接问题,他在澳大利亚待了近两周,行程即将结束时,出发时从广州白云机场托运的行李才到澳洲。“还好是在夏天,衣服白天穿了,晚上赶紧洗了第二天还能穿,所以我印象特别深。”龙瑞军笑着说。

1990年10月应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邀请和资助,龙瑞军赴美出席第十届国际农业系统推广会议,并于1991年成功申请到国际科学基金(
International6Founda-tion6for6Science,6IFS)研究项目。这几段出国学习的经历不仅让他丰富了阅历,更让他从此与国际草原、畜牧研究前沿的科研工作者接轨,为后来的多项国际合作项目打下基础。

1992年,龙瑞军成功申请到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和粮农组织联合资助科研项目,研究武威天祝乌鞘岭地区通过冷季补饲提高牦牛生产能力项目,由此开始了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和粮农组织长达近30年的连续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他以同国际机构合作为契机,选定研究课题,与该领域研究顶尖的导师和学者共同探讨。“我学术生涯的成长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资助和国际顶尖科研工作者的帮助有很大关系。”龙瑞军说道,“在主持和参与的联合国合作项目中,他们都会把相关领域各个国家优秀的科研人员聚集起来开展研讨、共同推进项目,这对当时我们这些年轻人帮助很大,让我们有很多机会和许多国际顶尖的科学家共同探讨和研究共同关心的问题。”

在一次次的学习、汇报和培训中,龙瑞军与英国Rowett6研究所的国际著名反刍动物营养学家E·R·Qrskov教授结识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经常对我说,你要非常仔细地选择你的研究方向。如果你选择的方向,全球有几百万人和你一起做,那就会面对很大的竞争压力。”受到Qrskov教授的影响和邀请,龙瑞军于1997年成功申请到英国皇家学会博士后奖学金,赴英国苏格兰罗维特研究所跟随Qrskov教授从事反刍动物,尤其是牦牛的营养研究工作。这次出发前,他在行李箱中携带了100多瓶牦牛尿液样品。“这可是行李里最宝贵的东西了!”龙瑞军说道。

近年来,龙瑞军还通过学校平台组织国际草原/草地大会的109位外宾赴甘肃河西走廊考察,主办中德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双边会议,欧盟第六框架青藏高原草地项目启动会议,第四届发展国家畜牧可持续发展大会和联合国粮农组织亚洲草地专家咨询会议等活动,先后应邀和受资助赴全球50多个国家参会、考察、讲学和学习,与联合国相关机构、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学术机构建立了广泛的科技合作与人员交流网络。

做事要有牦牛的精神”

2007年,在和英国麦考利土地利用研究所共同成立兰州大学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管理国际中心时,龙瑞军曾说:“做人要有草原的胸怀、牧民的淳朴;做事要有青藏的高度、牦牛的精神。”在青藏高原恶劣的自然条件影响下,牦牛是不可或缺的“全能家畜”,藏族人民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牦牛,即使是晒干的牦牛粪,也是天然的生活燃料。

此外,牦牛作为在亚洲高原分布较广的大型哺乳动物,除了中国以外,蒙古、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不丹、尼泊尔、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同样饲养牦牛。研究好牦牛问题,不仅能够帮助国人,还能惠及周边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原人民。

正是因为看到了牦牛在整个高原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龙瑞军和他的团队就一直在甘肃、青海、西藏和四川的高原牧场上,甘做草地生态的‘守护者’、牦牛畜群的‘放养者’和牧民群众的‘服务者’,持续研究牦牛“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探寻放牧动物的营养代谢特征、适应青藏高原的生理与生态学机制及其高原牦牛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提出了基于草地生态-畜牧生产-牧民生活“三生”功能的高原草畜可持续管理金字塔模式。

生态”居于金字塔的最底部,是支撑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首先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强大的生态功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有生产就可以支撑生活,所以最底层的‘生态’要强大、稳固。”龙瑞军解释道,社会中的任何事情都需要遵循它的自身逻辑性,牦牛的饲养也是如此。“比如,有100公顷草地,养100头牛是合适的,养太多,草地就会退化,生态遭到破坏,那生产和生活就都不能持续稳定。”

在带着研究生做研究时,龙瑞军也总是强调“逻辑思维与科学表达的重要性”。强烈的逻辑思维和系统观念,是龙瑞军团队的博士后景小平的最大感受:“老师总说,不仅要做牦牛、藏羊等的营养研究,更要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考虑,以草畜这一主要矛盾为抓手,开展系统研究。”动物机体是小环境,草场状况是大环境,一环扣一环,从一个试验延申到另一个试验,全面、系统地做研究。

在2021年9月召开的第五届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中国说”对话会上,兰州大学草地与牦牛实验室龙瑞军团队获得动物福利领域的“年度最佳实践奖”。入选介绍中提到,全世界以谷物饲养动物为主的工业化、集约化养殖消耗了粮食总产量的30%~40%,在全球还有1亿左右的人吃不饱的情况下,这样的粮食消耗无疑是对全球粮食安全的巨大挑战。与此同时,世界上很多地区无法耕种却是饲养牛羊的绝佳牧场,青藏高原就是其中之一。但在工业化养殖为主流的今天,天然牧区放养系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多年来,龙瑞军团队立足青藏高原草畜生产系统,研究高寒草畜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系统挖掘了天然牧区放养系统的优势与潜力,推动了天然牧区放养系统替代工业化养殖的步伐。

通俗地讲,动物福利指的是满足动物能够自然地表达天性的需求,在自然环境下动物所得到的“自由感、幸福感”,动物福利越高就代表着其产品附加值越高。龙瑞军介绍道,传统工业化、集约化养殖下的动物,被关在笼中饲养,拥挤不堪,日常活动和天性受到限制。而在青藏高原的草地生态畜牧业中,地广人稀,牦牛和藏羊长期在天然高寒草地上自然放养,仍然处于“半野生”状态,天性较完整地保留下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凭借着地理优势和放牧传统,高原畜牧业具有高动物福利的潜在优势,不仅可以增加牦牛产品的附加值提升直接经济效益,还可以讲好牦牛的文化故事,将文化加持到产品上,推动牦牛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法国红酒的出名不仅因为酒本身,更因其背后的故事。做好动物福利工作,就能讲牦牛生产的故事,人们因故事被吸引,牦牛也就不仅仅是一种动物,更是文化和理念的象征。”

经验与科学的碰撞

没有牦牛就没有藏族”。牦牛既是高原藏族人民赖以生存的生产与生活资料,又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会文化元素,一直以来,牧民们都将牦牛视为家庭成员,有些牧民仍保留“惜杀惜售”和放生牦牛的习俗,以示感恩和敬畏。“龙老师经常跟我们讲,我们要向牧民学习,要谦虚、诚恳地请教,在交流中发现生产实际中存在的科学问题。”景小平说道。在上百年的生产实践中,牧民积累了不少经验、传统知识和问题,而龙瑞军团队则更多的是在科学理论层面为牧民们进行解惑,揭示传统经验背后的科学道理,通过做试验来进行验证和完善,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与效益,“其实好多科研的想法都是牧民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龙瑞军提到。

30年来,团队以天祝县乌鞘岭藏族同胞刘德礼家庭牦牛牧场为研究基地,从他冷季牧场的两间土屋中累计走出硕士研究生24名、博士研究生25名(包括龙瑞军教授本人)。“牧民教授”刘德礼已成为龙瑞军团队名副其实的研究生实训导师。

一般来说,在高原绵羊生产中,母羊产羔可分为冬羔和春羔,冬羔一般12、1月出生,春羔一般3、4月出生。有一次,在张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镇做调研时,龙瑞军前往一户牧民家中,看到他的草场长势不错,就问他们是不是以饲养春羔为主,牧民问他是怎么知道的。龙瑞军解释道,冬羔12、1月前后出生,长到三四个月时就会和母羊一起吃草,草地的承受压力就会翻倍,而此时刚好是牧草返青期,也是草地管理的忌牧期,应避免放牧。而春羔长大能与母羊一起放牧时,牧草已经生长茂盛,适度放牧不仅不会对草地造成压力,还会刺激牧草生长。这也是早春忌牧期的由来。

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镇,龙瑞军团队还充分抓住冬夏草场轮牧利用的时空差异,用冬草场在夏天牧鸡治蝗。根据不同季节牧草生长情况的不同和放牧需求,高山草场分为春夏秋冬四季草场,夏季气候相对比较温暖,家畜一般在高海拔地区的夏季草场放牧,而冬季轮牧至位于海拔较低、离牧民家最近的冬季牧场。因此,在传统放牧生产中,冬草场在夏季是空闲的,而蝗虫灾害一般发生在5.月至9月,在较为温暖的8.月则会达到最大值,“这严重影响了冬草场的草地生产力,甚至导致冬草地严重退化。”

以往,牧民经常用传统的化学方式(喷洒化学杀虫剂)防治蝗虫,不仅污染了生态环境,还会导致蝗虫的抗药性逐渐增强,使得蝗灾防控愈发艰难。为了更好地解决蝗灾,龙瑞军团队率先提出充分利用生态系统食物链的自然属性来防治蝗虫的对策,用蝗虫的天敌———鸡防治蝗灾。团队根据当地草场的蝗虫数量测算出每亩地可以养一只鸡,每公顷可饲养15只鸡,于是他们便在每年春季牧草返青后将鸡雏引入冬草场,鸡以蝗虫为食,待家畜回到冬草场放牧之前出售成鸡,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倍增,且治蝗效果到5年以上。因为每年夏天喷洒一次化学药剂治蝗的办法,只能杀死当下已孵化和长成的蝗虫种类,而对其后继续孵化的蝗虫种类基本无法防控,而牧鸡则能持续控制从春至秋不同时间段孵化出的所有蝗虫,实现较长期生态治蝗的效果。用生态的方法解决生态的问题,龙瑞军团队在保护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同时,又有效拓展了牧民增收渠道,实现了草地生产、经济收入与生态效益多赢。“我的导师Qrskov教授来这里看到养鸡的事情,他也说:‘我这次来这里,学到东西了。’”龙瑞军笑着说。

这一通过草地牧鸡治蝗实现生态、生产和收入多赢的模式,不仅在当地得以推广,还被美国康奈尔大学J.P.Lassoie.教授收入其全球保护生物学教学案例。

从青藏高原走向“一带一路”

青藏高原是连接中国和南亚与中亚地区的重要通道,当龙瑞军的脚步踏上青藏高原的那一刻,他的步伐就注定不会止于脚下,正如他所言“要全球思维(thinking.globally)、区域目标(targeting.regionally)、本地行动(acting.locally),全面系统地做研究,”他的目光也沿着青藏高原望向了更远的“一带一路”这一重要的战略高地上。

在这条广阔而生机勃勃的“大道”上,中巴经济走廊、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和中亚天然气管线项目等大型国际项目提供了基础设施上的便利,为发展与合作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而龙瑞军团队则利用中国政府援建当地的众多基础建设,与当地政府和民众进行“点对点”的、具体详细的技术合作,将更多研究成果、技术便利、西北特色产业带到当地民众“家门口”,做好“一带一路”上的兰大“使者”。

在担任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高级生态学家和生态系统服务部高管,以及“一带一路”国家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特派员期间,龙瑞军深入南亚和中亚相关国家,通过广泛调研了解他们的的气候地貌、发展难点,希望能够在深入了解这些国家发展的基础上真正帮助当地人解决一些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

龙瑞军介绍,在气候类型、地形地貌、生物多样性和民族多样性方面,甘肃和南亚与中亚部分地区有着很大的相似性,这给双方达成互惠互利项目、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便利条件。地理环境上的亲切感,科学技术上的自信心,民间友谊的深厚基础,让他们在开展对外交流服务时也更有底气。

在深入走访巴基斯坦当地农民社区后,龙瑞军发现,巴基斯坦北部山区阳光充足,冰川融雪形成的河流虽然水量充沛,却因为电力匮乏无法用于农业灌溉。针对这一问题,龙瑞军将甘肃太阳能泵介绍给巴基斯坦合作伙伴,可以通过太阳能泵将河流水引至几十米高的台地农田中,解决灌溉问题,提高农作物产量。龙瑞军还向巴方提议充分利用北部丰富的冰雪资源,发展相关冰雪运动项目,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进入第二阶段,龙瑞军团队将在农牧业领域与当地进一步深入合作,开展技术转移与示范推广,为解决当地粮食安全问题贡献中国方案。

结束巴基斯坦的“旅行”,龙瑞军的目光又转向了尼泊尔。尼泊尔北部山区海拔高,马铃薯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但40%需要依靠进口,粮食安全不能得到保障。看到这个问题,龙瑞军立马就想到了甘肃定西的马铃薯产业,作为马铃薯之乡,“定西有三宝:土豆、洋芋、马铃薯”的谚语一直为人熟知。2017年12月,经龙瑞军教授推荐,定西一位马铃薯种植的企业家参加了“兴都库什喜马拉雅适应创新科技成果展”,展会上定西马铃薯系列产品大受欢迎,双方达成了合作事宜,相关企业家还受到尼泊尔总统的亲切会见。

每个国家都有各自最迫切需要的东西,有的时候部分国家的需求是相似的,但这些需求有的时候是有优先痛点顺序的,在和这些南亚、中亚国家交往时,应该根据他们所需的一些优先级和我们国内的优势资源对应起来,这样才能更快地促进高质量合作。”龙瑞军说道。西藏日喀则地区地处我国西南边陲、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也是西藏自治区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牧民以饲养牛羊家畜为主业,但由于当地自然环境严酷,饲草料供给能力有限,需从甘肃酒泉等地方购买苜蓿、燕麦等饲草料,而两地相距2000多公里,运输成本较大。与此相对应的是,尼泊尔南部平原一年可种四季作物,冬季种植青贮玉米可生产大量青贮饲料,该地区与日喀则边境口岸直线距离更是仅有300多公里。根据这一情况,龙瑞军协助日喀则与尼泊尔达成重大国际贸易,尼泊尔每年计划生产日喀则地区亟需的青贮饲料销往西藏,既能解决日喀则冬季牧业生产的缺草问题,提高家畜生产能力,增加牧民收入,又能减轻当地草地压力,保护生态,涵养水源,同时又能促进尼泊尔农业的发展,改善民生,减少对华贸易逆差。“这正是“一带一路”互惠共赢的核心理念。”

2022年3月15日,对龙瑞军来说是个值得高兴的日子,这一天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决议通过2026年为“国际草原与牧民年”,该决议得到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102个国家以及303个国际组织的一致支持,这是国际牧民联盟运动的里程碑事件。而早在2014年前后,龙瑞军便作为推动国际草原与牧民年国际支持牧人小组(ISG)成员及后来的东亚区主席和全球协调小组成员与其他成员一道为这一事件奔走呼吁。经过8年多的努力,这一工作圆满完成,“这意味着草牧业工作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关注,对中国这个草原资源大国来说无疑是件好事。”

未来,龙瑞军和他的团队将继续深耕青藏高原草畜生态系统完整性管理和产业转型升级及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合作与示范推广,促进甘肃优势产业“走出去”,把更多的政策便利、技术优势和科研成果变现,讲好“中国故事”、推广“中国模式”,提升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国际影响。

 

来源:兰州大学报